歡迎蒞臨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

最新訊息

【研究生學位口試】113/6/5 潘翠微同學

【宗研所學位論文口試】
研究生:潘翠微同學
論文題目:走在「學」與「覺」的路上:靜思靜舍清修士修習菩薩道之研究
時間:113.6.5(三)13:30
地點:人社院立心樓宗研所2C206教室

口試委員:
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盧蕙馨兼任教授(召集人)
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院長何縕琪教授
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周德禎教授(指導教授)
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(共同指導教授)

【學生活動】證嚴上人與高雄線上讀書會溫馨座談,宗研所彭秋玉同學向上人發表自己的碩士論文研究方向

敬愛的上人、常住師父,在場的師兄師姐,以及線上上的師兄師姐們,大家好!

我是高雄線上讀書會單效應的美編,我叫彭秋玉。我今天要跟上人分享的是我論文寫作的方向。

記得兩年多前,慈大宗研所林建德所長,他帶領了一些老師跟同學,在高雄縣上讀書會招生。當時他的一句來學習怎麼「用學術的語言,說好慈濟的故事」,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,就因為這樣,我就到花蓮來,來當慈大宗研所的學生。

讀了一年以後,我就面臨到我以後畢業論文要寫什麼題目的問題。我就開始思索我寫什麼好呢?我是不是寫我熟悉的泰國難民義診?因為我以前承擔泰國難民義診的窗口;或者我是不是此際的國際賑災呢?因為我曾經去過緬甸、菲律賓跟寮國。尤其是寮國水壩崛起之後,我進出寮國14次;或者我就是用生命敘事的方式,寫我自己的生命故事呢?因為近三年來,我承擔高雄線上讀書會善效應美編的工作,我手上曾經幫忙整理的善效應的文稿,大概不下百萬字。

有一次我跟美雲老師在閒聊的時候發現,哇哦~這麼好的一個讀書會,竟然從來都沒有人研究過,把它寫成碩博士論文,因此我當下毅然決然就決定了我的碩博士論文就寫高雄獻上讀書會。

報告上人,我最近剛通過了我的碩士計畫書的口考。我的題目是「真空妙有—高雄線上讀書會善效應之研究」,我未來要研究的方向是高雄線上讀書會,研究它為什麼可以從一個社區小型的讀書會,慢慢慢慢成長成為現在全球耳熟能詳,然後很多人很讚歎、願意參與,每週三都等著在線上的一個國際性的線上讀書會,然後還有那麼多的志工,全球有54個功能組,500多人每天都幫忙想要投入去做,這些志工從利己到利他,在利他當中又把他發展成自利,這是什麼樣的原因?我覺得這在在都值得我學習跟探討,尤其是這個團隊是怎麼樣發展成現在這麼龐大?美雲老師他的獨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那麼多人是為什麼呢?還有很多很多都值得細細的探討。我覺得高雄線上讀書會是一個以情相牽、以法以法相會的讀書會,就是權實並用。我還要探討高雄線上讀書會常常說「傳法髓續人才,連線讀書一起來」這個終極目標是透過什麼樣方法去達成?還有他是不是真正的能達成?以上就是我的論文寫作的方向。

報告上人,我去年夏天在玄奘大學有一個小論文,也是以這個為方向去發表。今後我會把高雄線上讀書會好好的再深入研究,寫成一篇碩士的論文,希望上人給我祝福,感恩上人。

【跨領域系列講座】113/5/23(四)14:00 「心學」、「禪學」與「慈濟學」:儒佛會通的一個可能――以「生生法」與「無生法」為對比(林安梧教授)

(文:釋德榞/照片:郭秀枝提供) 林安梧老師於百忙之中,前來分享其近年來所關心的一個議題,「心學」、「禪學」與「慈濟學」:儒佛會通的一個可能――以「生生法」與「無生法」為對比。

鍾隆琛老師開場時指出,上午的講座「覺性的宗教對廿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」,與此場「『心學』、『禪學』與『慈濟學』:儒佛會通的一個可能――以『生生法』與『無生法』為對比」具邏輯上的連帶關係。而今天這場合對鍾老師而言很特別,林安梧老師引領他走入哲學領域,林建德所長引領他走入宗教領域,諸琳是他在慈濟大學第一位學位口試學生;幾代同堂,共聚在此一講座會場。

與會除了林建德老師及鍾隆琛二位授課老師,慈濟教學研究中心鄭凱文老師也把握這難得的因緣前來,現場幾乎座無虛席。安梧老師以其豐富之學養,以陽明心學為主軸,探討儒道佛三教之基本異同,大量引用《傳習錄》及柳存仁教授之論述,說明「生生法」與「無生法」之對比與融通。

安梧老師將覺性的宗教透過儒佛對比,把無生法含攝生生法儒佛會通,把覺性宗教為何可以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典範做了一個更深入的探討。老師認為,慈濟學是當代佛儒會通的一個典型,做為覺性宗教,慈濟志業體有很深的貢獻,以無生法,融攝生生法。而整個世界已到了一個必須讓儒家、道家、佛教的智慧更多參與的年代。

總結時,老師不忘教導在座的研究生們如何做學術研究,巧妙地用「作粿」來說明學術研究的過程:做學問,就如「作粿」之前要有個酵母,才能開始將粿做得好。就如寫論文要先從一堆材料中萃取核心概念,再建構理論。而這種工夫需要時間熟成,沒有捷徑。

講者簡介:
林安梧教授,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/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、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、元亨書院創院山長、臺灣師範大學榮休教授

台灣台中人。哲學家、宗教學家。台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。
先後擔任:台灣清華大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、美國傅布列特訪問學人、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,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,元亨書院院長、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、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,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、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。

主要著作有:
《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》(東大,1987)、
《存有、意識與實踐: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》(東大,1993)、
《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》(學生書局,1995)、
《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》(明文書局,1996)、
《契約、自由與歷史性思惟》(幼獅,1996)、
《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》(明文書局,1996)、
《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》(幼獅,1996)、
《儒學革命論: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》(學生書局,1997)、
《教育哲學講論》(讀册文化,2000)、
《人文學方法論﹕詮釋的存有學探源》(讀册文化,2003)、
《道的錯置﹕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》(學生書局,2003)、
《兩岸哲學對話﹕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》(學生書局,2003)、
《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》(言實出版社,2005)、
《儒學轉向:從“新儒學”到“後新儒學”的過渡》(學生書局,2006)、
《新道家與治療學:老子的生命智慧》(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6)、
《儒學革命》(北京:商務2011)、
《牟宗三前後: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》(台灣學生書局2011)、
《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》(萬卷樓,2014)、
《血緣性縱貫軸:解開帝制•重建儒學》(台灣學生書局2016)、
《林安梧訪談錄:後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》(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)、
《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》(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)、
《林安梧新儒學論文精選集》(台灣學生書局,2021)、
《論語譯解:慧命與心法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3)。
總共三十餘部,專業學術論文二百餘篇,關注儒釋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。
林安梧師從牟宗三先生,是當代新儒學第三代中極具創造力的思想家,在牟宗三先生「兩層存有論」的基礎上提出「存有三態論」,認爲「儒道同源而互補」,主張融通三教,面對廿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,展開對話與交談。方法論上,以船山學、十力學爲基礎,提出「道、意、象、構、言」五層詮釋的中國詮釋方法論。林安梧尤爲關注儒學的現代適應性問題,近年來更深研哲學治療學之可能,曾以普通話及閩南語開講《四書》《金剛經》《易經》《道德經》等,推動民間書院講學之風不遺餘力!

【慈濟學系列講座】113/5/23(四)08:10 「覺性的宗教」對廿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—以「慈濟志業體」為例(林安梧教授)

(文:呂錦淑/照片:郭秀枝提供) 林安梧教授是兩岸素負盛名的儒學大師,致力推動經典教育,長年獲邀往返各地弘傳儒家思想。目前任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、元亨書院創院山長、台灣師範大學榮休教授,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/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。深感「慈濟學研究」重要性,特別應邀擔任本次【宗研所慈濟學系列講座】主講嘉賓,為大家講演題目為:「覺性的宗教」對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—以「慈濟志業體」為例。

林安梧教授認為慈濟宗教與人文研究所,是慈濟的特色。而「覺性的宗教」對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—以「慈濟志業體」為例,這題目曾是去年在哈佛大學學術研討會中提出,獲得迴響,而提出更近一步討論慈濟作為「覺性的宗教」的特殊性,是非常值得探討的。

從宗教哲學看,慈濟屬於追求根本覺醒的「覺性的宗教」,迥異於西方一神論強調「信靠的宗教」。覺性的宗教是以信仰者的覺性為主導,透過實踐喚醒內在的本性明覺。漢文化的佛教思想追求苦業解脫更強調佛格圓成,而慈濟教團透過慈善、醫療、震災、環保的實踐增進社會福利,體現「人間佛教」。

慈濟的大愛思想超越儒家思想「血緣性縱貫軸」限制,強調的無緣大慈,將慈愛對象擴及儒家所指涉的血緣關係以外。甚至體現佛教和基督教會通,將基督教的博愛精神融通於佛教實踐中,成為不分宗教、種族之真正平等大愛。

基於慈濟志業體當前在全球的影響力,慈濟研究應該追求創立一種具有核心概念的內造理論,形成自己的概念系統來說明自己,讓別人以此來理解自己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近十年來,不斷舉辦研討會提高學術層次,確實有其刻不容緩的重要性。

慈濟志業體推動善經濟、善政治,正是世界需要的正力量。作為覺性宗教,慈濟應以此為基底和世界展開更多對話。慈濟的發展和世界和平的發展是高度相關的。非常值得投入更多研究,作為世界資產。

會後問答時間,鄭凱文老師回答林安梧教授關於歌仔戲【高僧傳】製播時間異動的問題,因為會中安梧教授曾提到大愛台所製播的歌仔戲【高僧傳】論佛理和編劇質量非常高,每集必看,希望撥出時間不要有變動同時鼓勵大家看。凱文老師解釋歌仔戲高僧傳將進行2.0版精緻重播,規劃開發不同模式融合西方展演模式。安梧老師建議,歌仔戲可以嘗試新形式,但千萬不能只求融合失去傳統精華。

林安梧教授建議慈大要更積極留住人才,鼓勵慈中孩子進入慈大就讀。林建德所長非常讚賞慈濟中小學教育,並以自己就讀小學的孩子為例,每天家庭聯絡簿中都有「論語」或「靜思語」這是其他學校所沒有的。品格教育是慈濟教育最重要的特色。

張淑娟主任問,慈濟人研究慈濟會不會失去客觀性?林安梧教授回答客觀性與是否為慈濟人無關。慈濟需要更為深層的研究,而深層的理論發展須要有更深刻的學術訓練。此外除學術研究外,慈濟志業體也要有組織內部的慈濟學研究。

最後因時間關係,林建德所長代表宗研所感謝林安梧教授撥冗前來講座演講,感謝安梧教授帶來極具啟發的演講,希望很在有機會邀請教授蒞臨指導。

講者簡介:
林安梧教授,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/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、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、元亨書院創院山長、臺灣師範大學榮休教授

台灣台中人。哲學家、宗教學家。台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。
先後擔任:台灣清華大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、美國傅布列特訪問學人、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,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,元亨書院院長、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、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,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、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。

主要著作有:
《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》(東大,1987)、
《存有、意識與實踐: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》(東大,1993)、
《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》(學生書局,1995)、
《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》(明文書局,1996)、
《契約、自由與歷史性思惟》(幼獅,1996)、
《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》(明文書局,1996)、
《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》(幼獅,1996)、
《儒學革命論: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》(學生書局,1997)、
《教育哲學講論》(讀册文化,2000)、
《人文學方法論﹕詮釋的存有學探源》(讀册文化,2003)、
《道的錯置﹕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》(學生書局,2003)、
《兩岸哲學對話﹕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》(學生書局,2003)、
《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》(言實出版社,2005)、
《儒學轉向:從“新儒學”到“後新儒學”的過渡》(學生書局,2006)、
《新道家與治療學:老子的生命智慧》(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6)、
《儒學革命》(北京:商務2011)、
《牟宗三前後: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》(台灣學生書局2011)、
《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》(萬卷樓,2014)、
《血緣性縱貫軸:解開帝制•重建儒學》(台灣學生書局2016)、
《林安梧訪談錄:後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》(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)、
《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》(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)、
《林安梧新儒學論文精選集》(台灣學生書局,2021)、
《論語譯解:慧命與心法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3)。
總共三十餘部,專業學術論文二百餘篇,關注儒釋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。
林安梧師從牟宗三先生,是當代新儒學第三代中極具創造力的思想家,在牟宗三先生「兩層存有論」的基礎上提出「存有三態論」,認爲「儒道同源而互補」,主張融通三教,面對廿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,展開對話與交談。方法論上,以船山學、十力學爲基礎,提出「道、意、象、構、言」五層詮釋的中國詮釋方法論。林安梧尤爲關注儒學的現代適應性問題,近年來更深研哲學治療學之可能,曾以普通話及閩南語開講《四書》《金剛經》《易經》《道德經》等,推動民間書院講學之風不遺餘力!

【活動集錦】113/05/20(一)17:00 林美容《神明社會論》新書發表暨簽書會

林美容教授出版《神明社會論》新書,受到宗研所師生踴躍團購,並應宗研師生熱情邀約,於113/05/20(一)17:00-18:30 舉辦林美容《神明社會論》新書發表暨簽書會,吸引校內外25位師生及校外人士參與。

《神明社會論》,主要在說明如何從社會的角度來觀看神明,過去林美容老師在祭祀圈與信仰圈的研究中,比較強調臺灣民間信仰的組織與活動和庄社、聚落、宗族、姓氏、祖籍、族群和區域人群的關係,有把兩者並置並加以連結的目的,來說明神佛作為集體之福祉與集體靈性的象徵,對於社群與個體福祉與靈性的追求,所起到的作用。《神明社會論》大致以聚落與姓氏、族群、性別分篇。除了一些學術論點的提出之外,確實也是有著林美容老師對神明靈性的理解,神明既有著其代表集體的象徵作用,也有著其超越的卓然於世的屬性,方能成為人們所崇敬信仰的對象。

活動中也提供學生發問。

新書發表結束後,即讓現場師生可以進行簽書活動

活動現場非常熱絡,師生們很開心地分別與林美容教授拍照留念,留下美好的記錄。

作者:林美容
台灣南投縣人。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。美國加州大學爾文(Irvine)校區社會科學博士。
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。

【宗研所專題講座】113/5/20(一)13:30安貝卡博士與其新佛教運動(黃運喜教授)

(文:釋德榞/照片:宗研所)黃運喜教授,玄奘大學「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」之推動者,這是全球第一家華人社會研究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的研究中心。

因伊斯蘭教的入侵,佛教在印度滅亡。印度佛教在 13 世紀滅亡後,佛教僧侶大多流亡至西藏、緬甸、高棉等地。1750年,佛教在印度出現了復興的契機,英國官員考古發掘佛教遺跡,護法尊者以實踐行動復興印度佛教,東北部印度傳統佛教復興、印度釋迦族佛教復興、中部以南新乘佛教出現。中部以南的新乘佛教,主要由摩訶菩提協會及安貝卡推動。

安貝卡(Ambedkar,1891-1956),達利特人,因《佛陀傳記》種下佛法基礎。他是帶動社會風氣者,求學期間因身為達利特人受歧視,感受到種姓制度的不公平,致力於改變種姓制度,安貝卡認為,需從心理上拋棄印度教及種姓制度。他公然焚毀《摩奴法典》,象徵對種族歧視的抗議;佛教眾生平等之思想,使安貝卡改宗,成為印度佛教復興的推動者。1956年帶領印度50萬達利特人皈依佛教,使印度佛教邁向復興之路。

雖然在印度的法律上明文規定不可有種族歧視,但在現實社會中仍存在著歧視。黃運喜教授與印度相關單位合作,建構印度達利特產業鏈,希望為達利特人提供實質幫助,透過達利特產業鏈能讓他們經濟獨立,擺脫種族歧視之束縛。而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,即是應此因緣而成立。

講者簡介:黃運喜教授,玄奘大學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主任、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榮譽客座教授、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校長、印度龍樹學院顧問、韓國東國大學海洋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、大千佛教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。

講座簡介:
佛教在印度被摧毀了700多年,直到1956年比姆拉奧·拉姆吉·安貝德卡博士(Bhimrao Ramji Ambedkar,1891-1956)帶領印度50萬達利特人皈依佛教。
佛教在印度滅亡700多年,直到1956年安貝卡博士(Dr. Bhimrao Ramji Ambedkar (Bhimrao Ramji Ambedkar, 1891–1956) 實現印度五十萬賤民(賤民)集體皈依佛教,使印度佛教邁向復興之路,且其影響力至今不衰。

【研究生學位口試】113/5/21 諸琳同學

【宗研所學位論文口試】
研究生:諸琳同學
論文題目:從孝道人倫到子職教育的哲學反思—以儒道思想為背景的詮釋
時間:113.5.21(二)13:00
地點:人社院立心樓宗研所2C206教室

口試委員:
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張瑋儀教授(召集人)
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鍾隆琛副教授
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林安梧榮譽講座教授(指導教授)

【宗研所人文講座】113/5/9(四)13:45 苦難的奧秘:大傷心人莊子如何在絕境中 「游刃有餘」?(朱志學博士)

本次「儒釋道經典研讀」課程於花道教室辦理有別於過去的「另類」講座議題,邀請東華大學中文系朱志學博士來跟同學們分享——苦難的奧秘:大傷心人莊子如何在絕境中「游刃有餘」?

講者沒有逐章逐節地解讀莊子,而是集中在一條線索上,凝聚強烈的靈感衝擊。朱志學演講重點是:苦難的奧秘是甚麼,還有莊子為什麼是「大」傷心人。

朱志學說,很少人會說莊子是「大傷心人」。司馬遷、屈原也是大傷心人,可是莊子功力強,他筆下人物,翩如驚鴻、矯若遊龍般地高來高去;只因魂命深處有更巨大的承載力量(內有淵源),面對苦難摧折,遂能在淡然一笑中「若無其事」地消解了沉重的壓力(舉重若輕)。這涵融「快意」於「傷心」的「大傷心人」——傷心,卻不顯傷心相;受苦,卻不墮陷於自艾自憐的悲情。由此具見莊子在「受苦現場」中展現了何等耐人尋思的「身心轉化」能力;而轉化苦難的關隘所在,無非在於八字:內有淵源,舉重若輕。這正是莊子所獨步於先秦諸子的「人文療癒」進路。即此而言,「大傷心人」之所以為「大」,正「大」在他迎向「不得已」的「命限」卻能「舉重若輕」的驚人「轉化」能力;一如〈逍遙遊〉裡大鵬鳥從小小的鯤魚子,經歷一再的變身,終而展翅高飛,翱翔於九萬里長空。驀然回首,看著曾經的生生死死,其超曠的心境,遂如同蘇東坡〈定風波〉所謂的「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」所以說:真能通極苦難奧秘者,惟有雍容大度、志氣弘遠、能「轉傷心為快意」的大傷心人。

講者朱志學說,莊子是「面臨絕境但有能力走出來的人」,是「先秦諸子中,最能面對邊緣人物(畸人、兀者)之受苦現場(人間世)、也最能正視微塵眾生之病體殘象的思想家。」他分享自己去年因心肌梗塞而瀕臨生死存亡之際,卻在手術台與加護病房深刻印證了自己在博士論文裡所嘗試勾勒的「人文療癒」道路,他藉由浸潤在莫札特第九號鋼琴協奏曲與自己身心交感所共構的「身體人文空間」(作為「第三身」的「身外之身」)而有效舒緩了術後疼痛所帶來的巨大不適;他甚而在極度口乾舌燥的身心煎熬中,通過一杯白開水感受到的深密潤澤而直從「地獄」經驗了「天堂」的至福。

苦難的本質到底是甚麼?不純然決定於自身遭遇的處境。朱志學說余德慧教授曾分享:一位慈濟醫院的護理長,有一天因為癌症末期而被迫困在安寧病房,才悚然驚覺:自己再多的醫學專業知識,也無法解決面對死亡的恐懼。安寧病房中,另一個鮮明的對照卻是:一位同樣身罹絕症而死期不遠的老婦人,她沒受過高等教育,更毫無醫學專業背景,她卻一心不亂地在手撥念珠的聲聲佛號中,平靜渡越了死亡在即的驚惶。這巨大的反差,給護理長帶來的省思自是點滴在心的。所以,重點不在苦難的「處境」,重點是臨床病人能選擇怎樣的姿態去主動參與「受苦現場中的身心轉化經驗」。

朱志學解釋《人間世》中「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,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……」的「虛而待物」,意味著一種不同於西方「表象性」思維或「對象化」思考的身心感知方式。這意義下的身心感知方式,抹除了主客間的「界限」,莊子在莊周夢蝶的寓言以「物化」稱之。建構在主客對立的「理性思維」,充滿了主宰慾,把世間萬物都納入康德十二範疇的視域框架而給予界限嚴明的「界定」。莊子的「物化」,強調的卻是:心而能「齋」,則物有所「化」(抹除疆界);物有所「化」,則身成於「道」(作為「病裡乾坤」或「胸中丘壑」的「道身」、「身外之身」或「身體人文空間」)。在深度物化中,人與人、人與物之間的疆界被化除、消融掉了;所以當「理性」所決定蝴蝶與莊周的界限在「超越理性」的「深度物化經驗中」被抹除,留下來的,就是「我與你」(I-Thou relationship)之間所形成的一個色授魂予、魂命交融的生命共通體。此則不同於馬丁布伯(Martin Buber)義下建立在工具、手段、算計、利用的「我與它」關係(I-It relationship)。

演講進入最後問答時間,鍾隆琛老師請教講者:「如何看待理性思維和物化思維?學習物化思維,應該把理性思維放在什麼位置?」朱志學說,他所謂的理性,舉康德為例,就是通過「十二範疇」以界定「對象」的「表象化」思維;這意義下的「表象化」思維,正是一切知識得以被建構起來的「視域框架」。相比之下,「物化」所面對的,不是我們可以對之建立知識的「對象」,「物化」所嘗試有以迂迴趨近的,毋寧是不落「知識建構」或「認知維度」的「非對象」;面對「非對象」的感知方式,即是莊子「心齋」的「虛而待物」,也是易經的「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」(易經繫辭傳:「易无思也,无為也。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」)。即此而言,莊子的「物化」,遠於分析哲學或邏輯實證的思想路數,而毋寧更接近尼采、海德格之後,掀起西方思潮巨大轉向的現象學進路;正是通過「物化」義下的「非對象性」思維,虛而待物者,在「心凝神釋,與萬化冥合」的「感而遂通」中,抹除了主客、心物、人我的根本界限,而進入了生死、物我的合一。

鍾隆琛老師再請問,「如果用學術語言,如何詮釋物化?」朱志學提供自己博士論文中,由出生德國的猶太裔哲人本雅明(Walter Bendix Schönflies Benjami)啟發的方法學給大家參考。首先,他不認為「物化」的本義是可以被百分百的的確定;卻可以被深度地「詮釋」——即令這詮釋可能建立在「創造性的誤解」,都可以是極具啟發性的。他進一步說明:一部作品的意義不完全由「作者」決定,「讀者」介入如何的詮釋角度去承接「文本」的潛在義蘊也很重要。這意味,文本意涵的掘發,有待作者與詮釋者的共同參與。事實上,兩者都需要極大的創造性。這意味,不只是作者創造了文本,文本以何意義呈現,亦有賴詮釋者積極介入的創造性解讀。讀莊子,因此有必要抱持開放、質疑乃至盤問的態度——儘可能地去拉開詮釋取徑的「差異性」,並從中摸索出不受主流語境制約、也不受舊典範籠罩的全新凝視點。

所以,莊子留下的文本,後人能給出差異化的解讀以積澱並開掘文本尚未被說出的豐沃意涵,就是價值之所在。即此而言,當代人給予莊子文本的解讀,如果貼近當代、具啟發性,就有意義,原不求以追求「本義」為高。事實上,就詮釋學而言,「本義」根本是不存在的,真正存在的只有層出不窮的詮釋視角。

最後,朱志學面對鍾隆琛老師最後提問涉及「言語道斷」的問題,借莊子之「卮言漫衍」提出一個反例——言語面對那不可能被述說的經驗,不見得必須止步於沈默而無所言說。事實上,這正是文學(延及一切藝術)作為興象超妙的詩性語言,得以通過在「非現實的虛境」中蔓衍虛構的「卮言」、「寓言」,而對分析性語言被迫止步的「沈默之境」依然有所言說。莊子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!那幾乎不可能用分析性語言被表達出來的神妙之境,莊子卻憑其「造詣入神」的文學技藝做到了(比如養生主的「庖丁解牛」、逍遙遊的「北溟有魚」,都通過飽富意象性的「詩性語言」,說出了「指涉性語言」所無法抵達的深度經驗)。講師朱志學借教室後牆《無量義經》題詞——「得大智慧,通達諸法」對鍾老師的提問做出總結:得大智慧,在能「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」;通達諸法,在能「即相離相,不滯於物」。這意味,一切建立在理性駕馭的分析性思維,可以放在「通達諸法」裡,去其滯跡而不為所累。如此,乃能讓滯於名相辨析的「分解思維」,調適上遂於「感而遂通」的「物化思維」。這是讓「知識」臣服於「智慧」、讓「分解」消融於「非分解」。於是,一切充滿意象性、身體感與想像力的技藝,不論是音樂、琴藝、文學、書法、茶道、繪畫、花道、舞蹈、武術......都是我們可以在「感而遂通」的深度「物化」中所「通達」而對「不可言說的奧秘經驗」有所言說的「諸法」。

如是,技進於道,終而道藝合一;存身於道,終而道成於身。〈逍遙遊〉裡,絕雲氣、負青天,摶扶搖直上九萬里而高翔九天之上的大鵬鳥,莊子無非藉其「提其神於太虛而俯之」的超凡意象以象徵「以死煉生」終而「肉身成道」的大解脫者。我們可從《莊子》文本充分具見:一切作為大解脫者的大宗師,多有從苦難現場淬煉而出之「形虧而德全」者。此則朱志學所強調貫穿莊子全書最重要的關鍵句:「畸於人而侔於天」。所云「侔於天」者,正意指:讓斷裂、毀傷、頹敗的血肉形軀,連結於「身體人文空間」,而後在裡頭讓身心獲得舒緩的餘地。所謂的人文療癒或宗教救贖,正通過找回這「失落的親密連結」而成為可能。真正的宗教性、神聖性、奧秘性,無非指向:通過這隱秘的連結為枯槁垂死的「絕境」挹注以深及魂命底蘊的沁潤力量。如是,凡天下疲癃、殘疾、煢獨、鰥寡之顛連而無告者,皆可依此「受苦中的身心轉化線索」在絕境中獲得喘息、迴旋的「餘地」。〈養生主〉庖丁解牛所謂「彼節者有閒,而刀刃者無厚。 以無厚入有閒,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。」無非正指向對此「餘地」的深沉領悟,也是此課講題留予同學繼續參究的線索。

講者介紹:
朱志學,國立東華大學中文博士,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博士後,臺灣中文學會第六屆(2018)【四賢博士論文獎】首獎得主。著有《莊子物學》。研究領域兼涉人文臨床、宗教療癒、臨終啟悟、身體空間、漢語物學與跨文化莊子學。治學取徑深受余德慧、蔣年豐「晚期風格」啟發,遂立意通過「受苦中的身心轉化歷程」以開拓當代漢語學術在人文療癒向度的跨域交織可能。

【慈濟學系列講座】113/5/9(四)08:00 佛教慈善實踐之組織與管理—論慈濟同心圓組織變革歷程內蘊之領導思想與當代社會價值(林曉君副教授)

(文:胡素貞)本次課程特別邀請教育研究所林曉君副教授,講述其在二〇一二年第二屆慈濟論壇發表的研究論文《佛教慈善實踐之組織與管理—論慈濟同心圓組識變革歷程內蘊之領導思想與當代社會價值》。研究背景是她個人在金融業轉到教職的過度階段,特別容易「法入心」,對慈濟產生興趣,卻找不到如何入慈濟的門,於是自己報名教師研習營,後來進入慈濟大學任職,當時的王本榮校長力推林曉君老師發表對慈濟同心圓組織的研究。林曉君老師的學士及碩士學的是管理,博士論文是教育相關研究,以參與觀察者的視野,訪談國內外慈濟志工,研究慈濟的組織運作與管理制度。將整理出的慈濟運作模式-「沒有上下階級職位的分別,而是設立傳達窗口」,應用於她所帶領的學生組織活動裡,親身體證,驗證這樣的組織運作方式是很有效的。

林曉君老師以她的博士論文為講座主軸,熱情地傳達她在研究慈濟經驗中,訪談菩薩志工,從躲避證嚴上人,到成為居住國度的慈濟種子,積極培訓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外志工。她認為,包括她自己及在場的師生,師兄姊們走入慈濟後的人格特質,都有很大的正向轉變,活得精采、有品質。慈濟委員(Commissioner)受證,承諾(commitment)並持續投入,如同被授權或被賦與責任,在各個角落實踐慈悲濟世的使命。領導群眾,不在於職位,而在於影響力;影響力不是由上對下的指揮、命令,而是從服務與關懷中激勵眾心。教育者,並不限於在學校教室裡的傳道、授業,而是以對整個社會的教育為使命,每項任務的背後,都隱含著淨化自己、教化他人的意義。林曉君老師常常在各個場合,分享德蕾莎修女的一句話:「你無法做什麼偉大的事,你只能用偉大的愛去做很小的事」。

林曉君老師經由深入的訪談與細心的觀察,肯定慈濟在社會上的去除地方權力,看不出哪位志工是大老闆。慈濟人自我管理、自我領導,目標已不是自我實現,而是自我超越。慈濟已超越慈善福利事業的功能與形象,必須以對社會整體教育價值來分析。過程是集體與互動,以Norman Denzin解釋性互動論的方法,詮釋分析慈濟的動力,從「情境觸發信念」(解凍),然後「認同與承諾」(行動),促成「使命強化」(再結凍)。如此從小而大的滾動,又像變形蟲般隨時變化,小活動則動用協力,大活動則動用合心,把個人力量,凝聚成整體方案。二〇〇三年,慈濟推動「同心圓」的概念,其實可以找到國外相關文獻的研究。林老師除了講述她的慈濟研究經驗,也多次適時的鼓勵在座同學,可以從她的研究論文,找到許多可以再進一步研究的問題。譬如:訪談不同國家的落實經驗;不要排斥引用國外文獻;研究範圍擴大,但仍聚焦問題。

林曉君老師笑容可掬地分享她在研究過程中,曾經遇到瓶頸與壓力,因此病倒。但堅持不退,才有現在的成就,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。老師近來研究「正向心理」,若分析師兄姊個性、行為的轉善,都是從一念悲心起動,與「正向」相映;若有不知所以然的躲避,其實是潛意識裡想躲開自己的黑暗面。研究生想要以自己生命故事歷程做為敍事的研究,不只是平述故事,而是要自我覺察與反省,拉出分析的視角,找到轉化的關鍵,蒐尋文獻以支持研究目的。講座末了,林曉君老師與宗研所建德所長都樂見兩所之間能夠資源合併;在座同學,有的以慈濟為研究主題,有的計劃撰寫自己生命的轉化,都從這場講座分享中,獲得不少啟發。

講者簡介: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/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
專長領域:成人學習理論、成人教與學、組織行為、非營利組織與領導、生命教育、終身教育、慈濟人文、第二波正向心理學
最高學歷: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